(1)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而不是占收入的比重。
比方说:甲月收入是5000元,而每个月要总计消费2000元,其中大米食用油等食品支出为134元,这样的恩格尔系数才是134/2000=6.7%
(2)我们说民以食为天,家家户户都需要花钱买食品,假设每个家庭每个月吃的都一样,消费在食品上的金额都一样,那么收入越高的家庭,其每个月总的消费必然会比低收入家庭要高,这样算来恩格尔系数必然就低了,而低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就相对较高。
(3)说到生活水平,就要理解生活水平是怎么定义的,生活水平指在某一社会生产发展阶段中,居民用以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社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程度。又称生活程度。其实我们可以狭义的理解为一个家庭单位时间内的日常消费。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在本题中 “恩格尔系数”为 134/2000 = 6.7%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例如: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68%,城镇家庭约59%,平均计算超过60%,中国是贫困国家,温饱还没有解决。到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6%,城镇居民家庭约37%,加权平均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