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玫瑰”的意思为:倾城指所有人都愿意付出一切。
“倾城玫瑰”读音为【 qīng chéng méi gui】
倾城
基本解释
1. 全城;满城
2. 形容女子艳丽,貌压全城
3. 倾覆国家
详细解释
1.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郑玄 笺:“城,犹国也。” 孔颖达 疏:“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后以“倾城”为女主擅权、倾覆邦国的典故。
《北史·后妃传论》:“ 灵后 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诫,其在兹乎!”
2. 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晋 陶潜 《闲情赋》:“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於传闻。”《秦并六国平话》卷上:“ 子楚 累举目观之,此姬绝色倾城。”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汤文正》:“花烛之下,妇果艳丽倾城。”
3. 形容花色绝美。
明 刘基 《绝句漫兴》诗之一:“芙蓉亦有倾城色,不见东风却拒霜。”参见“ 倾国倾城 ”。
4. 指美女。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倾城迷 下蔡 ,容好结中肠。” 宋 苏轼 《咏温泉》:“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家门》:“三载羁囚,归把倾城相借,得报 吴 讎。”
5. 全城,满城。
晋 孙楚 《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 长安 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 叶圣陶 《登雁塔》:“将来逢四野花开的时节,春秋晴明的日子……城里人必将倾城空巷而出。”
玫瑰
基本解释
<轻>(1)落叶灌木,茎干直立,剌很密,叶子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多为紫红色,也有白色的,有香气,果实扁圆形。是栽培较广的观赏植物。花瓣可用来熏茶、做香料、制蜜饯等。
(2)这种植物的花。
出处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举例造句】: 一个太真妃倾国倾城。 ★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
故事
古代学者在剖析我国历史时,曾列举“商惑妲己”、“周爱褒姒”、“汉嬖飞燕”、“唐溺杨妃”四大美女倾国案例。他们用商纣王、周幽王、汉成帝、唐玄宗四位君主分别被苏妲己、褒姒、赵飞燕、杨玉环美色迷惑,不爱江山爱美人,骄奢淫逸,最后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女人是祸水”,她们足以“倾国倾城”。
在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大雅》和《小雅》篇分别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诗句。这就是讥讽周幽王宠幸绝代佳人褒姒,朝政荒废而亡国的真实故事。哲夫、哲妇,即明达、才智者。倾城,是指城邦覆灭。“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意思是“智慧的丈夫为城,智慧的妇人坏城”。
据唐代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中“褒城县”条下载:“褒国,在县东二百步,褒姒之所出也。”褒国是褒姒的家乡。汉中地方志又记,褒国故址在骆骆坪,今属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花果村。唐代著名诗人胡曾也写有褒姒倾国诗篇:“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烽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即所谓“倾城倾国”是倾覆邦国的意思。这就是“倾城倾国”或“倾国倾城”典故的出处。古人把西周灭亡的历史罪责强加在褒姒头上,显然有失偏颇。
后来,人们约定成俗,习惯用倾城倾国来形容妇人容貌很美。这句成语已作为绝色美女的赞词,并无贬意。这里的倾,已不是倾覆之意,而应作为倾慕理解。倾城倾国是说全城、全国得人都倾慕其美貌。这就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褒姒的美貌应受到所有人的羡慕。女人艳丽何罪之有!唐代官居御史大夫的大诗人元稹当年路过褒城时曾有感而发,留下了“花疑褒姒笑,栈息武侯征”的诗句。这位政治家和诗人把功业未就的哲夫诸葛亮和亡国人劫的褒姒相提并论,字里行间充满对这两位“哲人”遗憾及同情之心,这也是对那些历史学人所作的褒姒倾国结论的有力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