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讲讲沼泽的形成原因。
低洼平原上的河流沿岸,在河水浅、流速慢的情况下,可以生长水草而逐渐形成了沼泽。在沿海的低地,反复被海水淹没,海滩上杂草、芦苇丛生,也可形成盐沼泽。有些高原、高山地区,由于冬季地面积雪,到次年春夏季节冰雪融化,地面积水,短草和苔藓植物杂生,也可形成沼泽。
在森林地区,枯枝落叶在林下不断堆积,好像给地面盖了一层很厚的被子,它既能大量积蓄雨水,又可减少土壤蒸发,保持着过度湿润的状态。又因为碳化过程的进行,土壤中大部分的矿物养分被淋失,造成草木死亡,而代之以繁茂的苔藓植物。苔属植物能保留大量水分,使植物残体的分解过程减慢,泥炭开始堆积,逐渐形成沼泽。在我国大、小兴安岭的森林中,就可以看到这种森林沼泽化的现象。
在有些过于湿润的地区,杂草大量繁殖,形成厚实的草层,使土壤通气状况变坏,碳分逐渐减少,原有植物渐趋衰亡,生长莎草、水藓等植物。这些喜湿性植物,有很强的蓄水能力,因此更加强了湿润状况,草甸沼泽化得以迅速发展。四川西部的草地,有一部分就是这样形成的。
土壤表层长期过湿是沼泽形成的直接原因:
1、草甸、低洼地由于坡降平缓和土地黏重,地表水排泄不畅或下渗困难;
2、森林采伐地区或火烧迹地由于失去树木的巨大吸水作用,土层的水平衡遭到破坏;
3、地下水溢出带由于泉水经常出露;
4、灌区由于过量灌溉等。此外,在冻土地带适合低等植物生长的地方,因季节性融冻作用,也会促成沼泽化过程。
有的沼泽在发育过程中,因死亡植物残体的累积速度大于分解速度,便出现泥潭累积层,称泥炭沼泽,寒温带的大多数沼泽即属此类。
扩展资料
沼泽中的碳,是来自大气和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泥炭中的有机物质的分解。沼泽的碳循环,首先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大气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