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初步设计出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社会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资料服务条件指标、资料服务程度指标、顾客感知指标、深度服务指标4个一级指标;以及管理机制制度、资料数量质量、人员数量素质、技术设备手段、馆舍建设,顾客覆盖面、服务内容、阅者人次、查阅种次、数据库流量、网站点击率,需求满足程度、社会形象感知、宣传培训、交互程度、服务感受,资料挖掘、服务追踪、服务开发19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表7-1)。
表7-1 2006年度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续表
续表
2006年课题组从社会化服务条件、社会化服务程度、顾客感知程度和深度开发4个方面对我国的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工作进行了初评,认为:
(1)表征社会化服务条件的体制及制度有待优化,数据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基本服务和保障性服务条件尚待完善;
(2)反映社会化服务程度的接待阅者人次、查阅资料次数、数据库流量、网站点击率年度间有大幅度增加;
(3)反映顾客感知程度的需求满足程度、社会影响、宣传力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反映社会化服务深度的开发主要在政府和部门层面,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