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元素,它们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为A<C<B<D<E.又知A原子

2025-04-06 05:45: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元素,A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3,处于ⅤA族,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非金属元素氢化物中最高的,则A为N元素;D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5,为Cl元素;B+比D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则B应为Na元素;C与B形成BC型离子化合物,则C应为第Ⅶ主族元素,根据原子序数A<C<B<D<E可知C为F元素;E的原子序数为29,为Cu元素.
(1)元素A简单氢化物是NH3,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

1
2
(5-1×3)=4,故NH3中N采取sp3杂化;
同周期随原子序数递增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故电负性Na<Cl<F;HF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sp3;Na<Cl<F;HF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2)E为Cu,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面心立方堆积晶胞,晶胞中Cu原子数目=8×
1
8
+6×
1
2
=4,晶胞中含有4个Cu原子,故m=
1
4
×(a×10-103×ρ×NA
解得NA=
4m
ρ(a×10?10)3
mol-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4m
ρ(a×10?10)3

(3)KCl、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TiN中离子都带3个单位电荷,MgO、CaO中离子都带2个单位电荷,KCl中离子都带1个单位电荷,离子半径Cl-<O2-<N3-,Mg2+<Ca2+<K+,高价化合物的晶格能远大于低价离子化合物的晶格,晶格能TiN>MgO>CaO>KCl,故熔点TiN>MgO>CaO>KCl,
故答案为:TiN>MgO>CaO>KCl;
(4)V2O5中钒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无未成对电子;Fe3O4中含有2个Fe3+和一个Fe2+,核外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22s22p63s23p63d5和1s22s22p63s23p63d6,含有5×2+4=14个未成对电子;故Fe3O4所含未成对电子最多,磁性最大的是:Fe3O4
故答案为:Fe3O4
(5)1个CO2和4个H2分子中共含有6个δ键,若有1molCH4生成,则有6molδ键断裂,故答案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