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钩钩针8号是3.2mm。以下为钩针的大小参考对照表:
钩针是进行钩针编织的重要工具,有相当多种尺寸与规格,大至3.5公厘、小至0.75公厘者都有。材质上,铝制与塑胶制是较常见到的,最常用的钩针大小是2.5mm到19mm(美制为B到S号),比较特殊的细长钩针被称为突尼斯钩针(又称阿富汗钩针),织法混合了钩针编织与棒针编织。
扩展资料:
钩针编织的起源:
钩针编织的起源有相当多种说法,某些理论认为钩针编织来自于阿拉伯半岛、南美洲、或是中国,但现今没有具体的考古证据证明钩针编织到底源自于上面哪一个地区。
钩针编织普及化的时间,是1800年代左右的欧洲,透过文献的了解,最早的钩针编织是没有钩针而使用手指的,以至于没有人工工具留下来的痕迹,也无法考据其历史。
某些作家以这些手指编织的图片推测钩针编织的历史必定相当悠久,此论点同样也没有证据支持。其他的作家则认为,编结、编织这些方法,都是非常早期的编织方法之一,但至今尚未在有发现织品的考古年代中,发现以钩针编织法所织成的织物。
钩针编织的现代转变:
1890年代之后,钩针编织与时尚流行逐渐融为一体,1910年到1920年间,蕾丝更为复杂,纹理和立体衣着的构成也更为华丽,这一时期被称为新爱德华时期,其特色就是将维多利亚形式的蕾丝颜色变淡,转为白色,与相当多的螺型花纹和维多利亚时的花俏颜色和缤纷的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就是大约1940年代末期,钩针编织教学又重新流行起来,变成家庭手工艺热门的主角。
特别是许多新的花色,有想像力的构成,将钩针编织与流行式样的结合,造成许多钩针编织书籍的出版,教导有兴趣学习的人们,如何编织花样多端、五颜六色的小块钩针织品,再组成披肩、长裙、桌布、窗帘等等织品。
1960年代可说是钩针编织的一个高潮,在1970年代初期,钩针的花样似乎已经发展到顶端,逐渐稳定成今日固定的编织手法,除了小块拼织外,尚有圆形拼织与多色钩针编织等形式。
21世纪的今天,钩针编织依然具有一定的普及性,虽然时尚产业的针织品绝大多数都已变成机器针织的作品,但一般的手工艺中,钩针编织由于毛线的进化和化学纤维的普及,也算是迈向新科技的一大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钩针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