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与长城有关的一句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Great Wall),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期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关于长城的俗语:
1、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百姓心坎上
2、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3、长城易到,好汉难为
4、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
5、长城上的砖-未知经过多少风雨
6、长城上跑步-大有奔头
7、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8、不到长城非好汉
9、万里长城永不倒
10、长城内外皆故乡
不到长城非好汉——勇于克服困难去达到目的,才是英雄好汉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不到长城非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