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

2025-04-17 02:01: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分析哲学中的逻辑经验主义学派,又名逻辑实证主义或新实证主义,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的奥地利,其核心是M.石里克。
所创立的维也纳学派,主要成员有卡尔纳普、O.纽拉特、H.汉恩等。此外,以H.赖兴巴赫为首的德国经验哲学协会,以波兰的A.塔尔斯基等逻辑学家组成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A.J.艾耶尔、北欧的凯拉等人的观点和理论都属于逻辑经验主义的范围。从20年代中叶到30年代中叶,是逻辑经验主义在欧洲流传的全盛时期。 它的基本观点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逻辑分析。
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形而上学的命题既不是分析命题,又不是综合命题,而是毫无认识意义的伪命题,并由此提出“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 的口号。但在 40年代以后,这种反形而上学的倾向逐渐减弱。
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原则”,认为综合命题只有在原则上可能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的情况下,才具有认识意义。后来由于这一原则受到批驳,又代之以比较缓和的“可检验性原则”或“可确认性原则”。
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并且由此提出以物理语言为基础,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
①认为日常语言本身是完善的,哲学混乱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哲学家们背离了日常语言的正确用法,通过研究日常语言的用法,就能澄清或“医治”哲学中的混乱,因此没有必要建立人工语言系统。
②认为形而上学命题虽荒谬,但带有启发性,哲学家的任务是通过研究荒谬的形而上学命题了解概念系统的结构。
③强调对日常语言进行语义分析,主张研究日常语言本身及用法,仔细分析与认识有关的某些具体词汇。

回答2:

分析哲学创始人一般认为是弗雷格和罗素。弗雷格把数学和逻辑弄在一起,创建了现代逻辑的分析方法。但弗雷格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数学寻找一个基础,但是谓词逻辑是弗雷格首创。罗素同样也以这种方法来分析语言,并把这种方法发扬光大。罗素的学生维特根斯坦前期的思想和罗素很相似,写了一本书,名叫《逻辑哲学论》。这本书又被维也纳学派也可以说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阵营所在地的哲学家所推崇。逻辑实证主义人物就多了,比较出名的有石里克,卡尔纳普,纽拉特,魏斯曼,艾耶尔等。
以上是分析哲学理想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推崇用现代逻辑的方法来分析语言。
还有一部分哲学家推崇用直接分析日常语言就好,这就是分析哲学的日常语言学派。代表人物有摩尔,维特根斯坦后期,斯特劳森,奥斯汀,等。
后来卡尔纳普去了美国,蒯因是卡尔纳普的学生。蒯因又影响了普特南,戴维森等。当然,逻辑实证主义到了美国就变样了,蒯因把它改造成了逻辑实用主义。
奥斯汀有个学生叫塞尔,到英国学了一阵子回美国了。也算是分析哲学日常语言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吧。
当然还有达米特,英国的一个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