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奔出盛唐字,雁行飞过三生石,彩绘陶俑羡世人,从古至今,世人从不吝惜对唐三彩的赞美之词。
盛唐出华彩,作为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它的全名是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因常用黄、白、绿三色为基本色,得名“唐三彩”。
唐三彩的陶塑以人物俑、马俑和骆驼俑的塑造最为有名。最受藏家喜爱的是马俑,造型各异,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
三彩骆驼俑,形象生动,意义丰富,或背载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鸣,身旁的骆俑则是赤髯碧眼,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的胡人形象,二者共同绘就成一幅典型的“丝绸之路”画卷。
特别说的是三彩马,头小颈长,膘肥体壮,眼睛炯炯有神,富于艺术的概括力。其中以白色三彩和黑色三彩最为名贵。
唐三彩的出现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在那个歌舞升平、百业俱兴的年代,成熟的陶瓷烧制技术成为唐三彩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在唐代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使得百工勤勉不怠各色工艺层出不穷。
作为与外交流极为频繁的一个朝代,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给予了其充分的养料,同时也给匠人们以想象的可能。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社稷安定。稳定而繁荣的太平盛世同时也导致了高官对富贵奢华的追求与日俱增,因此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作为陪葬品自然成为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
《唐六典》中明确规定三品以上事九十件,四品五品事六十件,五品以下事三十件。但是实际上往往超出数倍不止。官风如此,民风亦如此。这也是唐三彩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推广和盛行的主要原因。
作为大唐盛世的物化记忆,唐三彩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与诗歌、绘画、建筑等其他文化共同熔铸了唐朝文化的旋律。
深藏千年的丝路见证,盛唐厚葬的彩色图景,只一眼便复了整个盛唐。
这便是唐三彩。
唐三彩作为一种极为罕见的陶瓷艺术品,国际上屡次拍出的天价正是这种稀缺性的体现。从本世纪初,唐三彩价格就一路走高。
2001年3月20日,纽约佳士得拍卖的一组唐三彩收藏品(48件组),成交价138.1万美元,位列该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十大天价排行榜”第8名;2003年3月27日,纽约苏富比拍卖的一对唐三彩马,以157.6万美元的高价入围该年“陶瓷拍卖十大天价排行榜”。除了百万美元以上的拍品,每年的国际拍卖市场上都有不少10万美元以上的唐三彩拍卖品。
在国际市场上,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