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保护我国的猪种资源?

2025-04-16 10:38:4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载人《中国猪品种志》的就有48 个,这些珍贵的猪种遗传资源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创新性成果,是人类社会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生物资源,我们有责任认真加以保护。一是依法保护。要按照《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的要求及国家、省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地方猪种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对有利用价值的濒危品种实行特别保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品种资源普查、鉴定、保护、培育和利用给予扶持。二是科学保护。活体保存是目前最实用的方法,主要通过建立保种基地(场),组建保种群,采取各家系等数留种、有限随机交配、延长世代间隔等措施,达到保存猪种基因库的目的。由于活体保种费用高,人们正在研究探索新的保种方式,群体水平上提出了系统保种理论,细胞水平上有精子或胚胎超低温保存技术,分子水平上有DNA基因保存技术。三是增加投入。

保种是一项有社会效益而无近期经济效益的工作,耗资巨大,要多渠道筹集保种资金。首先是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设立专项保种资金,其次是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三是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赞助,为地方猪种保存提供帮助。四是加大宣传。要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对地方猪种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对保护猪种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农业院校要开设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课程,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保种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研究水平和管理水平。

回答2:

通过长期对猪的选育与饲养,我国劳动人民在猪的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做出重大贡献,选育了适应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猪种,为现在的养猪业留下宝贵的遗传资源财富。根据联合国(FAO)资料,中国地方猪种有108个(含台湾则为114个)。2004年经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修订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中公布的中国猪地方品种为72个、猪培育品种及配套系19个、引入品种8个,表明中国丰富的猪品种资源是世界之最。这些品种独特的性状受到国内外养猪业的重视,如太湖猪的高繁殖力、民猪的抗寒性、香猪的肉质等。然而,由于有些地方猪种原产地位于偏远地区,其饲养范围越来越小,加之由于保种不当和盲目引进外来品种与之杂交,造成原有品种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有些品种甚至绝种或已濒临绝种。据报道,到90年代初已绝灭的猪品种有2个,濒于灭绝的有5个,数量急剧减少的有8个。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许多优秀基因在我们还未认识到它们价值之前,就永远从猪基因库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