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统治者更加穷奢极欲。明神宗除挥霍每年送入皇宫的一百二十万两金花银外,还觉用度不足,一次即向户部索银二千万两,皇太子和公主的婚礼费用银达九百三十四万两,皇帝修陵墓用银达八百万两,宫内奴役宫女九千人,宦官上万人。而贫苦农民在残酷的封建剥削下,却经常吃草根树皮,在灾荒的年月甚至吃雁粪、白土和石粉,到处是饥馑和死亡。万历十五年前后,被统治者称为"饥民"、"叛民"、"山贼"、"流寇"的破产农民,已经不断掀起聚众抗官的斗争十六年,在今安徽、湖北、江西交界地区,爆发了刘汝国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割富济贫",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刘汝国自称"顺天安民王"、"划富济贫替天元帅"。次年春,刘汝国被俘牺牲,起义失败。明朝后期,各地农民也纷纷利用白莲教组织起义,其中主要的有熹宗天启二年五月,徐鸿儒、王好贤等于山东郓城一带领导的起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