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的临安都城布局是怎样的设计?

2025-04-07 23:05: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临安为都城,首先要加固、扩建城郭。当时的临安要比吴越国都城钱塘大。

据宋吴自牧《梦粱录》所记,“诸城壁各高三丈余,横阔丈馀。禁约严切,人不敢登,犯者准条治罪”。城四周共有十三座城门:东为东边门、候潮门、保安门、新门(又称草桥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等七门,西边有钱湖门、涌金门(奉豫门)、清波门、钱塘门,南面有嘉会门,北面为余杭门(即武林门)。城门外均有护城河,今杭州城东之河尚在。

也许我国古代所有都城中,要算南宋的临安布局最为特别了,一是不规则,不对称,依山、湖、江而成形;二是皇宫位置在城的最南端,皇宫之北为都城,似乎很别扭;三是皇宫、太庙及其他官署位置也十分杂乱,没有规章,这也许都出于“临时安顿”、暂时将就,不怎么讲究。皇宫官署在城南的凤凰山麓:东麓是皇宫,其北是三省六部、枢密院等,屋宇高大轩昂,也有一定的气派。云锦桥和三省六部的官府大院相对,故此桥称六部桥,今之桥仍是当时原物。北面清河坊是御史台(司法机关)。望仙桥一带是王公贵族、达官宦臣所在之地方。如奸臣秦桧的秦相府,也在此处。

皇宫和宁门外向北直到武林门中正桥为临安的南北向主要街道,称御道,又叫杭城天街。街面用石板铺成,两边砖石砌出沟渠以排水。沟渠边上植桃李等树,春天花满树枝,美不胜收。但中间的路只能帝王通行,百姓只能走河渠两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