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盐汗对身体好不好?

2025-04-17 10:41:5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身体流出来的汗是咸的,是不是身体出现什么问题了?身体流出来的汗是咸的,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的汗液里面除了水分,有很大的成分是盐分。大量出汗后,我们要多补水和盐分,免得内分泌紊乱。

汗液是我们身体汗腺分泌出来的,对我们人体有散热和排毒的作用,健康的人每周至少要有一次主动出汗的过程,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的,所以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我们身体的胃肠蠕动,还可以通过出汗把一部分体内的废弃物排放出来,属于主动的行为,相比于胃肠道排泄和泌尿系统排泄,更加地直接有效。

所以汗液中的成分大体如下:一般汗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尿酸、尿素。在夏季,你可能会喝大量的水,体内需要排出的水分太多。而且无机盐的含量并不高。因此只能排出水分和微量无机盐及尿酸尿素。而且多出来的无机盐可能都随尿排出了,多喝水,多排泄对身体有好处,有人担心加重肾脏的负担,其实是没道理的。

出汗后要记得补水,但是要小心,不能过量,要不要喝太凉的水,最好的补水就是淡的盐水,尤其是大量运动后,比如打球、跑步等剧烈运动后,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记得补水,不能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体内缺水,对血液循环系统非常不好,血液浓度过高,会导致人犯困,思维迟钝。

如果大量出汗,要记得补充盐分,否则会出现腿部抽筋等现象,我们经常见到球星打球时,在休息的空间一般都会喝一些特定的饮料,里面最多的就是淡盐水,还有的会吃香蕉,补充人体的其它矿物质,保证体内环境的平衡。


回答2:

汗液主要是水,还含有盐、尿素、乳酸等物质,水分蒸发过程会起到降体温的作用,溶于其中的物质失去水分后就形成白色固体物质,像盐一样,不全是盐,很正常。运动出汗可以排出体内大量的毒素,对身体很有好处,只要注意要补充足够的水,以免身体脱水,出汗量大,还要注意补充盐分。

回答3: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多汗药膳

回答4:

谁出汗 都是咸的 干了 就会变成一层薄盐 不指你这样 所有人都这样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