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粽子的馅料与包法也各有差异,有爱吃蜜枣红豆甜口粽的,也有爱吃蛋黄腊肉咸口粽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正式开始包粽子前,要先将粽叶在锅里煮一遍。这时候往往需要等水烧开后再将粽叶下锅,而不是和冷水一起煮开。这样煮出来的粽叶才会更加柔软,方便后续流程的操作。以下是蜜枣粽子的具体做法。01、食材准备
包粽子所需要准备的食材较简单。我们除了需要准备足够的糯米,还要有适量的蜜枣作为馅料。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点点盐备用。
首先将买回来的新鲜粽叶冲洗干净上面的灰尘杂质等,然后待锅内水烧开,再将粽叶下锅煮十五分钟左右。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入适量提前准备好的食盐,以便增加粽叶的韧性,同时也能起到使粽叶更加干净的作用。然后将粽叶从锅里捞出后晾干。这时候,将粽叶稍微卷出一定形状,再将提前一晚上用清水泡好的糯米以及对半切开的蜜枣填入粽叶里就可以了。最后用绳子缠好,使其不露馅,放入锅里蒸一个多小时以后就可以开吃了。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粽叶在煮水时要用热水下锅外,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制作粽子的主料糯米一定要在前一天晚上就提前用清水泡好,否则这样做出来的粽子会不够软糯,影响口感。粽子的馅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相应调整与改变,当然也可以不放馅料,在包粽子过程中加上一点碱水,做成好吃的碱水粽。在有些地区,还会利用栀子的果实将糯米提前染成好看的黄色,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就是金黄色了,非常诱人。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样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粽叶的香味会慢慢渗透到糯米里。此外,冷水下锅还能让煮出来的粽子成熟一致,没有硬心。粽子煮熟后最好浸泡10-20分钟,这样可以使粽叶中的香味完全进入到粽子中。
用冷水煮的粽子更好吃。因为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粽叶的香味也会慢慢渗透到糯米里,煮出的粽子会更香。此外,冷水煮粽子可使煮出来的粽子成熟一致,没有硬心。
另外,水的用量也一定要足,中途最好不要加水。一般要求水面超过粽子二寸以上,因为粽子在成熟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分,体积也会膨胀,被顶出水面的粽子不容易煮熟,而且口感干硬。
这既是冷水煮粽子的答案,端午吃粽子是习俗,但是也不可多吃哦。
要热水下锅,这样可以避免冷水煮时间过久,导致粽叶的韧性变弱或者是变僵,而且颜色也会不好看,包出来的粽子就会不漂亮了。
煮粽叶的时候用冷水下锅好一点。就像煮饭一样,用冷水慢慢做,能够让粽叶的香味充分流到米饭里。
要热水下锅,这样煮出来的粽叶更加柔软,包粽子时会更顺手,煮粽叶的时候可以加点盐,煮出来的粽叶更有韧性,也会更干净。